031 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
Innovation Building of Xian Jiaotong University
标签: 教育 办公

建筑负责人:蔡克非

设计师:张纯雯、张晓勤

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设计以建筑的社会性为出发点,即以实验室使用者的工作习惯作为设计基础,以促进交流为核心,创造可供交流的城

市空间。配置标准而高效的实验室单元和一系列的公共空间,包括室内交流空间和室外的院落空间。在休息时间,科学家们可

以在其中散步锻炼,我们相信一栋优秀的建筑是可以影响并改变人的生活方式。

园区由两类属性相反的空间组成,若把高密度的城市空间结构看作硬币的正面,建筑集约布置,增大建筑密度,规划中

以实现人口密度最大化为目标,并非为经济性考量,而是基于功能性需求,加大人口及建筑密度,增进交流,其目的是建成一

处共享空间,促进交流,能产生思想火花的场所。广场绿地是硬币的背面,放大“学而路”两侧城市空间,形成我们称之为“

思源广场”的城市广场。广场周边绕以柱廊,形成城市公共空间,与一层架空的半室外空间一起连通城市设计中两侧“生态廊

道”,使生态廊道有效连接,将景观引入至研究院,提升环境品质。广场绿地使建筑集群之间有一种明确又有活力的联系,与

城市空间和谐交汇。

建筑以集群形式存在,建筑和城市在概念上得以统一,建筑设计在城市尺度上得以呈现,建筑某种意义上成为“城市的室

内”,建筑体型采用统一样式,立面在相同尺度立面网格中的不同的材质,使建筑集群中的个体既统一又有个性。建筑尺度均

控制在22米之内,适宜于营造比例协调的城市空间,提供高标准的生活品质。

建筑一层是设计从来宾接待中心到餐厅,咖啡,超市,一个小型社区日常需要的配套设施应有尽有,这里会成为社会生活

中心,来往人流最为密集,社会活动最为频繁。二层以上是以标准卫生间,标准实验办公单元及标准交通空间组成的较为私密

的实验办公部分,这些标准单元由共享空间联系。二层以上以效率优先为原则,尽量增加标准单元;注重交往,交流,空间品

质私密而不封闭,高效而可分享的空间是最能激发当代科学家工作的环境。